(一)脑卒中发作前有哪些先兆?
脑卒中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先兆,常有一过性的单侧手脚无力,可以是反复发作;头晕,特别是突然发生的眩晕;头痛,突发剧烈头痛,也可能是持续剧烈头痛;突然感到的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,也有人会感到舌麻、唇麻;一过性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活;突然出现的不明原因的跌倒;精神变化,短暂意识丧失,个性改变,短暂的判断或智能障碍;嗜睡状态;一过性视物不清或眼前发黑;一侧肢体不自主抽动;恶心呕吐,头晕眼花等。出现有上述问题时不一定会发生脑卒中,但要引起足够重视,避免延误就医。
(二)、如何预防脑卒中?
最主要的就是针对引起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予以调控。不仅对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要调控危险因素,对未发生脑卒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的人,更要积极调控。避免引发脑卒中的诱因。应不嗜烟酒,合理饮食,保证睡眠,心志稳定,避免大喜大悲,尽量不发脾气,避免过度疲劳,精神放松,坚持可能的体育锻炼。合并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动脉硬化、高脂血症、心脏病等基础病变的要积极治疗。
要坚持测血压,有糖尿病的要监测血糖,养成定期去医院复诊的习惯。出现脑卒中的前兆或其他不适,要及时就医。可控制和调节的脑卒中危险因素有哪些?
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分为可干预和不可干预两种,年龄和性别是两个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,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还有种族和家族的遗传性。可干预的一些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吸烟、酗酒、血脂异常、颈动脉狭窄等。
(三)、脑卒中的防治原则有哪些?
1、积极治疗原发病:如平时患有高血压、心脏病、糖尿病、高脂血症等疾病,应积极治疗,坚持服药,随时监测,定期复查。在有效治疗原发病的同时,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发生。
2、戒烟限酒。
3、合理膳食。
4、适当运动。
5、保持良好情绪。